榜样来了!华师68名学霸上榜国奖!
近日
教育部公布2019-2020年度
本专科学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
华师共有68名学霸榜上有名
与去年相比增加六人
一起来了解一下情况吧
国奖大数据
国家奖学金是指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的用来奖励特别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其评审最为规范,标准最为严格。每年,全国超过2000所高校,近2700万名在校学生角逐5万个国家奖学金名额,获奖比例仅为0.2%。2019-2020学年度我校共有68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每人奖励8000元人民币,累计金额达到544000元。
在获奖学生入学年份分布上,2017年入学学生人数最多,占比最大。2018年入学学生人数紧随其后。
石牌校区总计26人
大学城校区总计35人
南海校区总计7人
据了解,本次国家奖学金评选名额,采取“候补人选替换制”,学院按照“计划名额+候补名额”的方式推荐候选人。名额分配按学院学生人数比例、适当倾斜师范生两个原则确立。从获奖人数上看,经济与管理学院获奖人数最多,为六人;文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有五人;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各有四人;其他各学院名额则为一到三人。
能获得国奖
他们一定有过人之处
我们一起来看看
国奖学霸的风采吧
保持兴趣,踏实学习
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2019级学生吴俊明在大一学年以平均绩点4.39位列专业排名第一。获得国奖后,他流露出喜悦之情,“感觉自己一年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吴俊明认为,保持兴趣和踏实学习很重要。他提到,要学好核心专业课就要重视课本。“复习课本是必要的,不然你可能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此外,自律也是关键。不论是专业课还是其他公共课,他都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去对待,不容得自己走神。
在9月的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吴俊明所在的团队斩获了广东省分赛二等奖。团队的另外两位队员是他的舍友。大家都对数学建模兴趣浓厚,这让团队的合作十分顺利。吴俊明很感激舍友们的支持:“有时我看到他们为了准备比赛,会熬到凌晨一两点,大家都在共同拼搏和进步。”竞赛之余,他们会相互探讨学习问题,这增进了彼此的信任和友谊。
对于未来的规划,吴俊明希望一切顺其自然,今后会在竞赛和科研方面多尝试,以寻找自己努力的方向。
以勤奋和自律剑指成功
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2017级学生张环宇大学三年的平均绩点是3.92。学习上,张环宇属于“勤奋+自律”型学生。“学习没有诀窍可言,要不间断地学习和自我约束,再加上不断的思考和规划。”她会先给自己设置一些目标,一段时间后进行反思。如果未达成目标,她会总结不足,再继续前进。
竞赛方面,张环宇曾多次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首次参加这个比赛时,张环宇就面临演员发型变换,微电影前后片段无法衔接的问题。当时距离截稿只有几天,又临近期末考,张环宇和组员挤出时间重拍片段。临近考试只有半小时,他们仍在工作室剪片。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们的作品取得了省赛三等奖的好成绩。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已经保研至中央民族大学的张环宇展望未来的研究生阶段,她想静下心来,夯实专业知识,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以提高自己综合素养。
勇于尝试,多面发展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英语(师范)2018级学生詹钟莹今年第一次获得奖学金。回顾过去的经历,她很感激一路陪伴的家人、同学、指导老师,以及一直努力变得更优秀的自己。
勇于尝试,多面发展,是她在大学努力的体现。早在大一,詹钟莹就加入了校国旗护卫队、学院党团学工作服务中心体育部、校羽毛球协会等社团组织。这些组织的活动经历为她提供了很多挑战自我的机会,广东省高校国旗护卫队交流赛一等奖、动感健身操(舞)大赛花球啦啦操自选套路组第二名等奖项,是她在不断尝试与挑战中珍贵的收获。
擅长写作的她积极参加“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等写作比赛,并取得了理想的成绩。此外,她还与伙伴针对“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上缺乏英语思维”的痛点开展调研,参与各类创业大赛。这些经历不仅提升了她的专业水平,还让她遇到了更多优秀的人,并激励她不断成长。
“大学是一个很大的平台,要主动找到自己的兴趣并勇于尝试。”詹钟莹一直坚持这一信念。目前,她在积极准备师范技能相关竞赛,努力提升自己。
一路尝试,一路前进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2018级学生周文伟首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此前,他刚以文学院本科2018级综合素质测评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今年的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
“尝试”是周文伟的生活关键词,也是他获得国奖最大的优势。从合唱团到篮球队,从三下乡到课题立项,从学习到论文发表,大学三年,他不断突破自己,在院、校、省、国家级的活动、竞赛中层层突破,不断前行。
对周文伟来说,“学习,深者为王”。入党评价时,辅导员形容他是个潜心做学术的人。他曾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青年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机制研究”(CIA190280)等项目,已发表见刊省级论文两篇。
学习疲惫的时候,周文伟会用体育来放松自己。他三度参加院运会、两度参加校运会,并获得若干奖项。他把健康放在生活的第一位,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更有精力地做其他事情。未来,他希望能够继续尝试,参加更多样的比赛、活动,深耕科研,全面发展。
聚沙成塔终圆梦
“能拿国奖是对我莫大的肯定。” 音乐学院音乐学(师范)专业2018级学生潘玲从大二起申请国家奖学金,拿国奖是她一直以来的心愿。兴奋之余,她将此次获奖的原因归结于不断地积累。
作为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潘玲需要同时兼顾专业学习与比赛演出。大一学年,潘玲专业绩点排名第一,曾获 “校长荣誉年度学生”的称号。在第六届澳门国际艺术公开赛中国赛区比赛、2020华沙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全国初赛,潘玲均获金奖。为了备战音乐学院的“五项全能大赛”,主攻钢琴的潘玲每天向师兄师姐寻求指导意见,在短时间内突破其他项目的短板,最终获综合一等奖。
在潘玲看来,持续积累和自我调整是培养综合素质的良方。“专业训练的时间是固定的,我会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备赛”。遇到困难,她告诉自己“一时停滞不前很正常”。她会努力调整,避免陷入过度焦虑,并专注于未来更大的收获。
从仰望优秀学子到圆梦国奖,潘玲始终一步一个脚印。她希望自己保持前进的步伐,未来继续深耕专业领域。
拼尽全力,不留遗憾
旅游管理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2018级学生胡则霖对自己获得国奖略感意外。于他而言,国奖荣誉对他过去付出的肯定十分珍贵,这份荣誉会一直激励着他。
绩点专业第二、一年参加四个专业竞赛、参与不同的课题、同时承担级长和兼班的工作,胡则霖的全面发展使他水到渠成地获得了国奖。他的生活忙碌且充实。“我想逼自己一把,寻找自己承受能力的极限,不然会容易松懈。”
胡则霖提到,他在专业竞赛中收获颇丰,获得荣誉的同时,还提高了能力,开拓了眼界。作为项目负责人,竞赛锻炼了他沟通、交流、组织、创新的能力;备赛时,他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融会贯通,这样比起背诵、记忆,能将知识理解得更深刻,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也给他带来了新的灵感和思路;竞赛时,观察别校的项目,能发现自己的短板,有利于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这句话是胡则霖在校学生会任职时,常听到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这句话描绘了胡则霖喜欢的生活状态。对于未来,胡则霖表示会继续多努力,多尝试,寻找自己的方向。
苦想没盼头,苦干有奔头
得知自己获得国家奖学金的消息,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18级学生麦艮廷十分激动,这是对他之前所作的努力的一种肯定。大一以来他的绩点位列年级前2%,并多次获得奖学金,曾斩获多个学科竞赛奖项。
麦艮廷在社会实践方面也收获不少。他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加入了教育志愿团队,i志愿时长累计达到601小时,并在一次全国性活动中获得“优秀实践者”称号。疫情期间,他报名参与了抗疫线上志愿活动,为抗疫一线人员的子女辅导学习。其中,他辅导的一个高三学生在他的耐心教学下进步飞跃,学习成绩提高了上百分,最终成功考取心仪大学。在一次又一次的志愿活动中,他坚守初心,这促成了他的成长,也使他脱颖而出,一举拿下国家奖学金。
“苦想没盼头,苦干有奔头。”对他而言,前路漫漫,风光无限,今后他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地追寻自己人生的星辰耀光。
热爱和值得是我坚持的原因
“努力不一定都能得偿所愿,但回头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比同行人走得更远了。”国际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2018级的朱嘉伟是今年国家奖学金获奖者之一。绩点和综合测评都保持在年级前2%,她直言自己虽然不是同级排名第一,但相较其他人,她综合能力更强,在学术竞赛、科研课题、学生工作等领域都取得相当出色的成绩。被问及能够兼顾多方的心得,她强调规划和执行,“我会分具体的时间节点做相应的计划安排并逐步落实,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参加过大大小小的竞赛,朱嘉伟表示组建优质团队和打造精品项目尤为重要。比起获奖本身,她更关注所能到达的平台,通过参加不同级别的竞赛以求检验和完善项目。在学生工作方面,她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目前担任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同时也是新生的兼班,热爱和值得是她坚持的原因,“从院会的指导老师们和优秀干部身上学到很多,希望自己也能为大一的孩子们树立榜样。”
最后
让我们来看看
国奖学霸名单
寻找你身边的国奖学霸吧
祝贺以上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
希望更多华师学子
乘风破浪 再创辉煌
一起期待更好的自己
来源丨学生工作部(处)
采写丨康琦悦 李沂畅 张懿 刘雅萱
高雅虹 林颖怡 李睿妍 侯琳菽
郭伊珞 黄丽 罗海潼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制图丨吕雯思
执行编辑丨陈嘉华 杨睿航
责任编辑丨郑宇云 杨柳青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看我们的推送哦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转专业丨辅修丨水电费